乐鱼体育链接-包含顶雄敻跟纷痛输平,平鸟库高语皇终试赛洲公初的词条
说起光绪皇帝,人们更多的是对其报以同情。确实,光绪皇帝是一位悲情皇帝,4岁即位38岁病逝,在位34年空留一生叹息。不仅如此,连死后墓地都被盗掘不得安宁。
光绪皇帝确实值得同情,但很少有知道光绪皇帝脾气极其暴躁。如果大家翻阅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日记,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。那个在今人看来清秀文弱的光绪皇帝,竟然有着完全与其不相称的另一面,“暴躁、偏执、骄纵、不满”。
当光绪皇帝年仅12岁时,翁同龢就发现他脾气之暴烈非同一般。翁同龢在其日记中记载了,仅从光绪九年二月到六月这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,他就六次大发脾气:
二月十五日,小皇帝不知道什么原因,在后殿大发脾气,竟然“拍表上玻璃”,被碎玻璃扎得鲜血淋漓,“手尽血也”;三月十八日,“与中官闹气”,“扑而破其面”,把太监的脸打破了;五月初二日上课时摔破一碗;六月十二日,因发脾气踢破玻璃窗;六月二十日,“颇有意气”,“余等再入诤之始平”。

12岁的光绪皇帝脾气之暴躁,让作为老师的翁同龢很是担心,“圣性如此,令人恐惧”。那么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为何光绪皇帝脾气如此暴躁?

这就要从皇帝成长的周围环境去说起。末代皇帝溥仪曾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这样写道,“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,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黄色:琉璃瓦顶是黄的,轿子是黄的,椅垫子是黄的,衣服帽子的里面、腰上系的带子、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、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、裹书的包袱皮、窗帘、马缰……无一不是黄的。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,从小把惟我独尊的自我意识埋进了我的心底,给了我与众不同的‘天性’。”
和溥仪一样,光绪年幼时就集万众宠爱于一身,所有人见他都要下跪,“抬头看皇上一眼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”、“他性情急躁,喜怒无常,他手下的太监都不敢亲近他。他常常夜间不睡,半夜三更起来批阅奏折,遇到不顺心的事,就自己拍桌子,骂混帐。”
不仅如此,他的所有要求都会被得到满足。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,他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,最后在畸形的环境中长大,再加上懂事后大权不在手,暴躁脾气由此产生。
举个例子,在著名的戊戌变法中,光绪皇帝为了有所作为,其暴躁脾气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。戊戌变法中,光绪皇帝在103天里,直接下达上谕三百多条,其中在9月份的17天里,竟然下达了132件谕旨。戊戌变法从开启就注定了它的失败,光绪皇帝最终也成为一个悲剧皇帝。
最新留言